特朗普“炮轰”联合国:移民是入侵、环保是骗局!

发布时间:2025-09-26 09:18:45 阅读量:180


当地时间9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时隔七年,再次亲临联合国大会,并把矛头指向多个国家,炮轰移民和环保政策。

特朗普在演讲中用词犀利:

  • 移民称“开放边境是失败的实验”,“西欧正在因移民而死亡”,并把联合国对难民和寻求庇护者的支持形容为“资助对西方国家的入侵”。

  • 环保直接否认气候变化,称这是“人类史上最大的骗局”,并痛批各国的绿色能源政策正在“把国家带向地狱”。

这番话让现场许多代表沉默甚至当场摇头。要知道,今年大会的主题是“Better Together(携手共进)”,而特朗普却选择用“毁灭”“入侵”等词汇,几乎彻底唱反调。

这也是特朗普一贯政治风格的延续:用夸张的语言制造冲击感,把复杂的全球议题简化为“非黑即白”的对立逻辑。

移民与环保:全球矛盾的双重焦点

当然,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并不是单纯的个人情绪化表达,而是直击了当今世界最具争议的两大议题——移民与环保这两个领域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更直接触动全球民意的神经。

移民问题:社会承载力的考验

  • 在欧洲,叙利亚、乌克兰等地区的战乱叠加非洲的经济困境,使得移民潮一波接一波。大规模移民推动了劳动力补充,却也让失业、治安、文化融合等矛盾集中爆发,甚至撼动了选举版图。

  • 在加拿大,过去几年移民人数持续高企,虽然为经济增长注入活力,但住房紧缺、医疗资源紧张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社会舆论逐渐分化。有人视移民为填补劳动力缺口的“解药”,也有人将其归咎为生活成本高企的“元凶”。

环保与气候:经济与责任的拉锯

  • 2020 年以来,极端天气事件频频发生:从欧洲热浪、加拿大山火到亚洲洪灾,气候危机已经成为各国无法回避的现实。

  • 但能源转型成本巨大,发达国家希望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责任,发展中国家则反驳“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本就不公平。这种责任分配上的分歧,使得全球气候治理长期停滞不前。

特朗普的视角:从挑战到“毁灭”

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并未提出合作解决方案,而是将移民与环保直接包装成“自由世界的自我毁灭”。这种极端化叙事,虽然为他在国内赢得了保守派的掌声,但却让联合国大会的主题“Better Together”显得格外讽刺。

他的话语背后折射出一个深层次矛盾: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合作与对抗、开放与保守之间的张力正在加剧,而移民与环保正是这场博弈最突出的两条战线。

一场“烟花秀”的呼应

颇为巧合的是,就在特朗普的演讲在全球舞台上掀起争议之际,中国社交媒体的热搜榜上,“喜马拉雅烟花”也成为讨论焦点。一个打着环保旗号的商业宣传,因为涉嫌“过度营销”而遭到网友群嘲。环保被质疑沦为“生意经”,这场舆论风暴与特朗普口中的“绿色骗局”形成了微妙的呼应。

尽管两者出发点截然不同,但都折射出公众在面对环保叙事时的复杂心态:一方面希望看到真正的行动与改变,另一方面又对空洞口号和利益驱动保持警惕。

从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上高喊“毁灭”“入侵”,到中国社交媒体对“烟花事件”的群体质疑,我们看到的都是同一种焦虑:移民与环保,这些本应关乎合作与发展的议题,却正在被推向情绪化的极端。

移民和环保不是喊在嘴上的口号,而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房子够不够住,资源分不分得开,下一代有没有更好的未来,都和这两个议题紧紧相连。未来几十年,世界往哪走,不取决于谁嗓门更大,而在于我们能不能在分歧中合作,在怀疑里找到务实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