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关“临时外国工人”什么事?
发布时间:2025-09-26 09:15:16 阅读量:187
最近,“临时外国工人抢走了年轻人的饭碗”的说法甚嚣尘上。刚刚“复出”的保守党领袖博励治甚至喊着要取消临时外国工人计划TFWP 。
事情的导火索是加拿大青年失业率在2025年7月和8月连续冲上14.6%和14.5%,创下15年来的新高(疫情期除外),同时又有媒体称移民部今年上半年签发了10.5 万份TFWP签证。
可真相真的是这样吗?本文通过数据梳理和多方观点,带你看清加拿大青年就业困局背后的深层逻辑。
最先引发关注的,是一组看似惊人的数字。媒体报道说移民部今年已签发 “10.5 万份TFWP签证”,仿佛临时工人一夜之间大量涌入,加拿大劳动力市场因此受到巨大冲击。
数据真相:
实际上,这个“10.5 万”包含了新签和续签,真正新入境的只有33,722人。而整个项目的全年接收目标也不过8.5万,总体规模仅占全国劳动力的约 1%。加拿大商会也指出,15至24岁的年轻人通常不会申请这些岗位。
因此,把青年失业直接归咎于 TFWP,显然是一种数据上的误读。
如果说 TFWP 的规模有限,那么另一组更庞大的数据——国际流动计划(IMP),往往被认为才是真正的压力来源。
数据真相:
今年上半年,IMP 共签发了30.2万份签证,全年新入境目标为28.6 万。规模虽然庞大,但多来自自由贸易协定豁免或特定人才类别,与年轻人常见的零售、餐饮、服务类岗位几乎没有重叠。
所以, IMP 的确需要在数据透明度和结构说明上进一步改进,但它并不是造成青年失业的直接推手。

加拿大商会在一份信函中指出:临时外国工人的职位主要集中在农业、建筑、食品加工、餐饮和住宿等行业,并且往往伴随偏远地区、季节性或夜班工作。这些条件对本地年轻人吸引力有限。
青年就业困境的核心在于岗位特性与青年偏好错位,而不是“外国工人抢走了工作”。
其实除了前面提到的“在岗位结构”之问题,对加拿大年轻人找工作更直接的冲击来自宏观经济环境。
2025年第二季度,加拿大经济出现了年化 -1.6%的萎缩,对美出口也因关税受挫。年轻人就业高度集中在零售、餐饮、住宿等景气敏感行业,这些行业在经济下行时往往最先缩招。
青年失业率飙升,与其说是移民项目的结果,不如说是经济放缓的典型反应。

除了经济周期,技术变革与零工经济也在悄然重塑就业格局。
AI 和自动化不断压缩入门级岗位,而零工平台则常设置18岁以上的准入门槛,导致青少年失去早期的工作经验机会。美国的研究也显示,AI 对核心劳动年龄影响有限,但对年轻人而言,“第一份工作”正在变得更稀缺。
职业起点被抬高,青年进入职场的难度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加拿大人口结构的快速变化也加剧了供需矛盾。非永久居民人口自2021年下半年的约130万,两年内增长到近300万。而岗位创造速度远不及人口扩张,使得就业市场紧张加剧,青年群体首当其冲。
人口增速与岗位供给错配,正在加重青年失业压力。
更值得警惕的是,青年失业并不只是眼前问题,还可能留下长期影响。在关键阶段错过就业机会,不仅意味着学费更依赖债务,还会因缺少早期工作经验而在未来求职中处于劣势。这种局面对个人和社会的长期发展都构成挑战。

面对高失业与舆论争议,政府与商界也陆续给出回应。
联邦政府计划将非永久居民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从 7.1% 降至5%,以减轻社会和就业压力。但同时明确表示,并不会彻底取消TFWP,因为各省依旧存在结构性缺工。
另一方面,加拿大商会则呼吁“细致审查”而不是一刀切,强调移民和临时劳工仍是经济所必需。
政策方向是控节奏、提质量、补短板,而不是彻底否定。
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在保护青年就业的同时,又能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各界专家建议从两方面着手:
政府与雇主层面:动态调整 LMIA 门槛,透明披露 IMP 数据结构;对青年友好岗位提供税收减免、学徒补贴;为偏远或夜班岗位配套住宿与交通支持。
家庭与学生层面:提前储备就业技能,积极利用学徒制与 Co-op 机会,把“第一份经验”尽早纳入履历。
只有通过政策、企业和个人三方协同,才能在保证青年就业与满足经济用工之间找到平衡点。
在梳理了数据与多重因素之后,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全貌:
TFWP 仅占全国劳动力约 1%,其影响被明显高估。
所谓 “10.5 万份签证”,其实大部分是续签,真正新入境的只有33,722人。
IMP虽规模更大,但主要面向自由贸易协定豁免和特殊人才,与青年常见岗位并不重叠。
青年失业率高企,更大原因在于经济放缓、行业集中、技术冲击、人口节奏错配。
青年群体正面临 “疤痕效应”,错失的就业窗口可能影响多年。
结论:
临时外国工人并不是青年失业的“元凶”,真正的挑战来自经济结构性矛盾。只有在控制节奏、提高透明度、优化培训和补贴的同时,避免将某一群体当作“替罪羊”,加拿大才可能走出青年就业困局。
你觉得身边年轻人找工作难的最大原因是什么?是经济环境、岗位结构、移民政策,还是技术变革?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相关文章

好消息:马克·卡尼宣布三大民生“减负”措施!加拿大要取消“出生公民权”?

好消息:曼省官宣获得增额,雇主项目重开,新试点项目上线!

调查报告|5,000名新移民告诉你:他们为什么选择留在加拿大?

移民要哭了:继 H-1B 之后,美国又要对 EB-1、NIW、O-1下手?

统计局最新报告:这才是留学生成功移民的关键!

TFWP 改革一周年:罚款飙至500万、申请量锐降50%,名企Canadian Tire摊上事了!

梦碎加拿大!移民部“零容错”:辛苦打拼3年,他们或将限期离境!

移民利好!BC省获得1254个增额:当日狂发474份邀请,硕博留学生迎来“转机”!

低门槛移民机会!萨省RCIP公布细则:高中学历、语言低至CLB4?今年还有5轮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