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5,000名新移民告诉你:他们为什么选择留在加拿大?
发布时间:2025-10-09 08:51:09 阅读量:119
——这正是ICC最新研究给出的答案。

2025年9月25日,加拿大公民身份研究所(Institute for Canadian Citizenship,简称ICC)发布了一份名为《在此扎根-解析加拿大移民留存现象的研究报告》。

该研究基于4,900多名已验证的成年移民(来自 ICC 的 Canoo 项目),通过模型估计各因素对“长期留在加拿大意向”的影响,最后得到两个影响留存的“最强信号”:
对未来的乐观:每提升 1 个百分点,长期留下的可能性就会提升28个百分点;
身份与归属感:每提升 1 个百分点,长期留下的可能性就会提升25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安全与稳定(+16)、对公共机构的信任(+14)也等同样重要,但驱动力略弱于前两项。

影响人民选择来加拿大的前三理由并不意外:
生活水准(66%)
就业机会(38%)
安全与安保(35%)

但这些只是“起点”。能走到“留下”,则更多取决于希望和归属——这是从“外在吸引”转向“内在黏性”的过程。通俗说:
房价可能让人犹豫,但如果孩子喜欢学校、邻里会互相照应、工作路径清晰,许多家庭仍会选择留下;
找工作再难,如果看到技能被认可、上升通道明确,信心回来了,“走”的冲动就会降下来。

那些具体的“加分项”,到底在加什么?
报告把影响“留存”的指标拆成几类,你可以把它们理解为“软着陆四件套”:
未来导向/乐观(+28)
现实含义:能否看到清晰的发展路径(如证书对等、职业上升、子女教育前景)。
生活场景:HR 给到技能转换的通道、学校老师愿意多沟通、社区里能找到“同路人”。
身份与归属(+25)
现实含义:是否感到被认可(语言口音无碍、文化差异被理解、公共空间包容)。
生活场景:在公司不被“边缘化”、在社区志愿活动中有参与感、在媒体与制度设计中看见自己的影子。
安全与稳定(+16)
不只是治安,更包括规则稳定、节奏可预期:办事有章程、排队有顺序、承诺可兑现。
对机构的信任(+14)
指对政府、学校、医疗、司法等机构“会办事”且“公平”的总体信赖。
当规则可信、路径透明,长住意愿自然增强。
这些指标彼此叠加:当“希望”与“归属”提升,对安全与机构的感受往往也会同步改善,形成“正向飞轮”。

该调查报告的样本主要来自 Canoo 社群:这是加拿大最大的新移民/新公民融入平台之一,受访者为已验证的成年移民,样本量近 5,000。
在统计建模时,控制了年龄、性别、教育、地区、就业、婚育等变量,用“平均边际效应”表达各因素的独立影响。
因此,数据不是“听起来合理”,而是在多重条件下成立的结果,可信度更高。
当下的加拿大正同时面对三重挑战:出生率走低、离境率上升、总体准入规模收缩。
在这样的背景下,“把已经来了的人留住”,比一味扩大“引进规模”更现实,也更高效。
这份研究的价值正在于,它清楚地告诉我们:钱该花在哪儿?
在公共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优先投入能提升“希望感”和“归属感”的服务与项目——例如更顺畅的资格与技能对接、更可参与的社区与公民活动、更具可信度的信息与支持体系——往往能带来更高的留存回报。
而具体到每一位移民,“留下来”从来不只是算一笔经济账,更是对三个问题的连续作答:
明天是否可期?(乐观)
我算不算“自己人”?(归属)
规则是否可信?(安全与对机构的信任)
也许,每个人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当“明天可期”“这里有我”“规则可信”三件事逐一被回应,留下,往往就成了最自然的选择。
相关文章

调查报告|5,000名新移民告诉你:他们为什么选择留在加拿大?

移民要哭了:继 H-1B 之后,美国又要对 EB-1、NIW、O-1下手?

统计局最新报告:这才是留学生成功移民的关键!

TFWP 改革一周年:罚款飙至500万、申请量锐降50%,名企Canadian Tire摊上事了!

梦碎加拿大!移民部“零容错”:辛苦打拼3年,他们或将限期离境!

移民利好!BC省获得1254个增额:当日狂发474份邀请,硕博留学生迎来“转机”!

低门槛移民机会!萨省RCIP公布细则:高中学历、语言低至CLB4?今年还有5轮申请!

吵疯了!多伦多市长邹至蕙:拟涨2%房产税,钱全用来安置难民?

再见,加拿大?2025年印度留学生骤减70%,约4.7万人“来了就不知所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