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万留学生入读商科课程!加拿大的劳动力市场, 崩了……
发布时间:2024-05-17 07:39:06 阅读量:245
加拿大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一边是企业“用工荒”,很多公司难以在境内找到合适的员工,不得不费时费力从海外招聘;另一边却是百万留学生陷入工作难找的困境,谋生和移民都成了问题。
到底是哪里出了错?近日,CBC记者从加拿大移民部IRCC得到一份内部数据,并由此得出结论:因为留学生的课程专业和加拿大的劳动力市场需求根本就不匹配!
移民部的数据涵盖了了2018年至2023年间所有取得学习许可(Study Permit)的留学生们所选专业领域情况。CBC News据此分析发现:加拿大近几年招收的留学生严重倾向于商业及相关的课程——大约有80万人入读该领域。而学习医疗、技术等市场上真正有需求职业的人占比非常小。
这份此前从未公开过的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3年批准的所有学习许可约为288万,其中:
商业相关课程获批人数约77.68万人,占27%,高于任何其他领域;
健康、医学、生物及生物医学等科学课程加起来也才17.3万,占比仅为6%;
技工和职业培训课程则更少,大约只有3.6万,占比 1.25%。
这意味着,太多的留学生涌向了加拿大热门的商科类专业,从求学的角度来讲,这本身没有错。
但是如果这些学生毕业后想很快找到工作、甚至顺利拿到移民身份,那么商科类课程就不占优势了。竞争太激烈,这些毕业生很难在加拿大找到一份既契合专业领域又满足移民条件的好工作。这就是目前呈现出来的“找工难”现象。
而另一方面,加拿大急需技术人才的的医护、建筑、技工类行业,却因为没有多少毕业生来补充劳动力而继续处于“用工荒”的状态。
简单来讲,就是留学生大军和加拿大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匹配。而造成的结果呢?就是大批量的留学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不得不从事低技能、低工资的工作,继而成为了可消耗、可剥削的临时外籍工人。等到毕业工签时间一到,就不得不走人。
因为现在的快速通道和省提名分数——EE常规类的529也好,BC省提名的131也罢,甚至安省的硕博、萨省的OID等等,都不是留学毕业生凭着个人素质加一份随意的工作就能达到的。即便年龄、语言、学历的分数拉满,不符合定向邀请类别的职业或者法语CLB7,都无法在没有额外加分的情况下获得邀请。
而加拿大政府为了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又不得不为严重缺人的行业设置了“基于类别的定向邀请”模式,低分捞取申请池中的医护、建筑、幼教、技工等行业的申请人。这也间接地导致了常规类邀请名额减少,分数飙高!
任谁都明白,这些低分捞进来的人,综合素质却远远不如常规邀请的人才,从长远来看,其实并不利于加拿大经济的持续发展。所以有专家也出来喊话:这种基于类别的邀请其实是一种“饮鸠止渴”的行为。
所以,没有双赢,只有双输。
有专家指出,这些数据表明,无论是联邦还是省政府,还是加拿大的大学和学院本身,都没有将国际学生招收的重点直接放在满足该国最紧迫的劳动力的需求上。
多伦多城市大学副教授、加拿大移民经济包容性研究主席鲁帕·班纳吉 (Rupa Banerjee)直言:“我们并没有真正试图引进最优秀和最聪明的人才来填补劳动力市场的空白,而是以学生的形式引进低技能、低工资、可消耗和可剥削的临时外籍工人…… 我们从这些数据中看到,监管确实缺乏。”
“学生们从在劳动力市场上并不是特别有价值的课程毕业,而这些专业让他们很难找到工作,从而也就无法有效地过渡到加拿大永久居民。”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自 2018 年以来,无论是疫情前还是疫情后,职位空缺率最高和职位空缺数量最多的行业总体上是保持一致:建筑业、医疗健康以及住宿和食品服务业。
然而,从 2018 年到 2023 年,来加拿大攻读商业类课程的留学生人数的增长远远超过了任何其他高等教育领域的增长。
商业管理及市场营销类课程,留学生的入读人数从2018年的24,399人上升到2023年的122,197人,增加了5倍!
而商业/商务课程的留学生人数也从2018年的56,587人,增加到2023年的95,165人,几乎翻倍。
其他类课程,只有IT类的出现了数量和幅度的双重增长,入读学生从34,701人增加到81,672人。而医护健康类课程的入读人数虽然增长幅度也翻倍了,但是因为基数小,所以2023年也只有4万人入读,还不到商业管理类的三分之一。
就在上周五(5月10日),全国移民部长会议上,联邦移民部长马克·米勒 (Marc Miller) 提出了如何将新移民(包括留学生)和劳动力市场需求更好匹配的议题,和各省的同行们进行了讨论。
米勒部长通过采访表示,“各省有责任……确保学院和大学向国际学生提供的课程适合就业市场。”
而去年夏天,他还曾公开表示,是一些私立院校为了经济利益,盲目扩招的,并将它们成为“小狗工厂”。
而事后媒体又曝光相关数据,证明扩招最厉害的其实是公立院校。而几所拥有大量外国学生高校发言人近日又告诉CBC记者,他们是在联邦和省政府的敦促下才加大了国际招生力度,以满足国家对技术工人需求的。
比如安省康尼斯托加学院(Conestoga College)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扩招是因为)需要国际学生来填补就业缺口……我们过去几年的增长与我们的使命息息相关:满足我们所服务社区的劳动力需求。”
而正是这所学校,过去几年中的留学生入读数量都领先全国,仅2023年就获批了3万学签!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该校2022学年商业课程70%的学生都是留学生!
安省另一所高校坎布里亚学院 (Cambrian College) 也是如此。2018 年至 2023 年间,该校国际学生入学人数增加了近五倍。发言人也表示,该学院的招生“反映并符合联邦政府自身为提高每年移民水平(包括学生、以满足现在和未来对技术工人的需求。”
而入读这所学校的国际学生,大部分也是入读商科类课程。
其实早在一年半以前,联邦政府就收到了关于留学生和劳动力市场失调的警告。
加拿大皇家银行2022年9月就提交了一份报告,质疑加拿大是否采取了足够的措施来确保其招收的留学生与劳动力需求相匹配。
该报告描述了“留学生追求的学习项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不一致”,并呼吁增加医疗保健、某些技工和服务以及教育领域的留学生人数。
但联邦政府似乎没有就此采取任何补救措施。
经济学家阿尔明·亚尔尼兹扬 (Armine Yalnizyan) 采访中批评:“这就好比是向来这里的留学生出售虚假商品清单,因为我们不需要那么多拥有商业专业知识的人”。
而造成的苦果呢?这些花费了巨资来读书的留学生们,本以为毕业后能够顺利找到工作,并实现拿永居卡、顺利移民加拿大的梦想——就像一些留学中介宣传的那样。
可是等到毕业,却是连一份像样的工作都难以找到。
比如来自印度的留学生阿卡什·辛格 (Akash Singh) ,他在安大略省一所大学完成了为期两年的商业课程,光学费就掏了 34,000加元。可是自2021年毕业后,他只能找到保安和快餐店工人的工作。
辛格表示,位于印度的加拿大大学的招聘人员强烈鼓励学生申请商业课程,并告诉他们,进入该课程以及毕业后找到工作都很容易。 现实是,据他所知,他的同学中没有一个真正在商业相关领域找到了工作。
辛格的遭遇并不是个例。我们前几天在《惨!加拿大留学生找工作有多难?45人抢一个麦当劳岗位 市场职位空缺量减少了49%!》中也有提及,今天就不赘述了。
我们很难说是谁导致了这一切。或许联邦、省政府、高校、甚至动机不纯留学生本身都有责任。如今,企业和留学生双输的局面已经造成。而政府也开始出台相关政策进行修正。
比如限制留学生的人数,尤其是管控专/本阶段学签的数量,比如让各省以“省级证明信PAL”的方式进行监管,比如让高校对学生们的住宿和就业负一定责任,比如准备给医护和技工类的留学生实行毕业工签延期等等。
而各省也紧跟其后,对本省的留学和移民项目进行更新。
想来,持续了几年了留学乱象,经过各方的努力后,会慢慢恢复曾经的清明吧。只是近两年毕业的留学生中,难免会有很多人沦为“牺牲品”……